News

热烈庆祝: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唯一一家企业单位核心成员


8月25日下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仁济医院)麻醉科牵头的上海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启动会暨第一次技术委员会会议在依托单位仁济医院举行。

微信图片_20210831172954.jp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院长段树民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前沿创新研究院孙丽珍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发展处丁健青处长,仁济医院夏强院长,仁济医院郑军华书记,仁济医院戴慧莉副院长以及来自高校、医院及企业的多位教授、专家出席此次会议,共聚一堂协商推动上海首个市级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工程技术平台建设。




工程中心介绍

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技术水平极大影响手术救治质量,关乎万千患者健康福祉。麻醉科作为维护患者术中不同器官系统功能稳定的综合性平台学科,目前正向整合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的围术期医学科转变,是推动围术期救治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2021年2月,上海市科委下发《关于2020年度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立项的通知》,仁济医院麻醉科联合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及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以肝脏功能支持与神经损伤修复为主攻方向的“上海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项目编号:20DZ2254200),工程中心主任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教授担任。


中心揭牌仪式在戴慧莉院长主持下,由樊嘉院士、段树民院士、江帆书记、孙丽珍院长、丁健青处长、夏强院长、郑军华书记和俞卫锋主任一起上台进行,上海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称在前方牌子和背后大屏幕上同时展现,工程中心顺利揭牌。


微信图片_20210831173323.jpg


授牌仪式

工程中心邀请: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5、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6、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7、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8、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9、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麻醉科;10、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计10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成为中心建设核心成员,由夏强院长和郑军华书记共同为核心成员单位授牌。(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唯一一家企业单位核心成员)


微信图片_20210831173341.jpg

 核心成员单位授牌

  

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鄢和新教授受邀于会上进行了新型生物人工肝推进情况的介绍。


6209c10dad84f849e16eff0d91fc9be.png

鄢和新 教授
新型生物人工肝推进情况介绍

对于中后期、中晚期肝衰患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肝移植,但相较于每年超过30万肝衰患者,我国全年肝移植数仅为6,000例左右,如何解决肝衰患者无药可医的艰巨挑战有着巨大的临床与市场需求。作为肝移植的补充和替代治疗技术——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已在前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


目前,基于人源性肝前体细胞的ALiver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已完成样机研发,也希望得到专家委员和各位合作单位的帮助和支持。生物人工肝的产业化与实验室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标准化与规模化不同。对于临床使用的生物人工肝反应器,所需要的细胞数量需达到10^10以上,而目前实验室远达不到这样的规模,因此我们需要从上游的细胞获取、平面培养、规模化扩增、冻存分装,以及3D培养等进行全流程优化和升级,以实现全封闭式自动化细胞生产系统,只有完成这样一个系统的构建,相关产品技术达到成熟,才能运用到临床上,给百姓带来福音。



各位专家教授们在报告后畅所欲言,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反复讨论,在不同的观点上求同存异,共同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添砖加瓦。


微信图片_20210831173646.jpg

微信图片_20210831173640.jpg


部分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vision麻醉眼界